2007/04/23

研究,有這麼嚴重嗎

不知道標題該加問號,還是驚嘆號?

老師的責任不是只要把書教好嗎?做研究是大學教授的事!

不過,我們要認識到做研究是老師必備的教學技能(為什麼?),這也是為什麼師資的培育要提昇到研究所程度的原因。

其實研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人人都應該學會做研究!它只是問一個問題,然後設法去解決那個問題!

老師為什麼要會做研究?
第一、對學科專業而言,老師必須會指導學生進行專題研究或在教學進行中探究。
第二、對教學專業而言,老師必須要會進行教學研究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這裡所說的研究不是一般認知所想的那種學者專家進行的大規模或很耗錢的「高貴」研究。日本有一位物理學家在拉塞福發現原子核的存在後,慕名參觀了拉塞福的實驗室,結果發現實驗設備很簡陋,而說了一句很有學問的話:
偉大的發現不在貴重的實驗室,而是聰明的腦袋與毅力。

老師要會做研究不在要老師有偉大的發現,做研究的目的還是在提高教學品質:對學科教學而言,老師要學會讓學生以像科學家的探究方式來學習,也就是要會以探究式來教學,來培養學生科學思考與科學探究的能力。這個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可以從日本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在暑假進行專題研究,以及大陸在這波的教育改革中特別開設「研究性學習」必修課,可見一斑。

對教學專業而言,老師要有能力去偵測學生的理解,針對學生的特質,改變自己的教學策略及方法,去提昇教學成效,這就需要進行教學研究。這樣的研究並不需要很正式的進行,當然也不需要撰寫什麼研究報告(不過當然要鼓勵老師發表成果,以供大家參考,那就必需撰寫報告),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改進自己的教學。這樣的研究通常以行動研究來進行。

行動研究通常是:從教師發生的問題開始解決的試驗歷程,沒有一定的格式,也沒有固定的方法,一般常以包含四個行動歷程的螺旋進程實施研究,行動歷程是:教學計畫、實施教學、資料觀察、反省思考。

下面以一個範例來討論。
假設教師要解決上課時,學生總是愛睡覺的問題。想要以行動研究的歷程找出原因,作為教學的改進。

第一步:教學計畫
首先教師(行動研究的教師通常也是研究者)要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改進的「教學計畫」,意思是說:我來改變一下教學的方式,試試看能不能讓睡覺的學生認真上課?假設你想到的是講一個科學史的故事作為課程的開頭,接著當然就是試試看啦!

第二步:教學實施
為了要了解我計畫的方法好不好?我的科學史對睡覺的同學有沒有效果?通常選擇適當的學生和課程試試看,包含上課情境的規劃、科學史料的選擇、與課程相關的程度等,是「教學實施」。

第三步:資料觀察
為了要了解「教學的效果」(看看睡覺的同學是否變得專心上課?或者至少睡覺的同學變少了?),就必須採用一些有用的方法來觀察或紀錄,一般的方法有:(1)量化統計分析:統計睡覺同學人數的變化、測量與考驗教學前後的成績變化等,(好有學問喔!只不過是數數人頭,看看考試成績,也要包裝得這麼精美,不太環保喔!)(2)質性資料分析:直接紀錄所觀察到的學生反應、訪問學生的上課反應、邀請輔導老師或同事協助觀察等。(說得這麼文謅謅,就是和學生聊聊天,看看他們喜歡你上課的哪一點,不喜歡哪一點?記得追問下去,了解喜歡與不喜歡的理由。聊天要有技巧,不要直接問喜不喜歡,他們明明不喜歡也不會那麼白目說不喜歡!)

第四步:反省思考
蒐集到的資料表示哪些意義呢?行動研究通常藉由「反省思考」來釐清資料的意義,研究者依據教學經驗與現場的觀察自行建構資料的意義,或是邀請輔導老師或同事討論,或搜尋文獻上的解釋等,如此可以獲得反思的結果,作為下一次(第二階段)再修改的依據。(說得好像很嚴重,其實就是看看教學改變後成效怎麼樣,很好就繼續執行,不好或是還有改進空間那就繼續想辦法,當然可以找有經驗的老師想辦法,或看看別人的研究報告有沒有可用的辦法。)

經過了一個階段的改進後,得到的結果可能還是不盡理想,也就是說:上課時仍舊有學生睡覺。從觀察或訪問到的資料,分析岀一些蛛絲馬跡(為何仍舊上課時睡覺?),根據這些發現,繼續做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再計畫、再教學、再觀察、再反思,如此螺旋式地不斷改進,一直到滿意為止。

例如第二階段可能因為同學反應:「講故事還是老師一直在講,我就會睡覺」,可能安排科學故事中的實驗內容作為「再計畫」,再教學之後,又可能觀察到一些有用的資料,了解「實驗教學」的效果能否改善學生課堂中睡覺?

如果成效仍舊令人不滿意,當然就持續地改善教學方式,如此經歷許多階段的行動研究歷程,不但可能改善原有的教學問題,經歷過的歷程可以促進教師(研究者)的專業成長,其實才是更重要的收穫。

下面是老師們的經驗分享。

□文宗老師: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先解釋概念(浮力原理),浮體與沉體的區別,再來做實驗如浮沉玩偶 (浮力實驗),讓學生可以更清楚浮力的概念,在藉著用一些題目讓學生自行發揮與思考,最後做一些小測驗,看看學生是否都能了解概念,以便修正自己的教材教法。
---------------------------------------------------------
浮力實驗 組別:
目的:藉由實驗去瞭解物體在液體內體積的大小和液體的密度會影響浮力,而排開液體的重量即為浮力。
步驟:(教師版)
1. (b)圖是將金屬塊浸入水中一半。
2. (a)、(b)、(c)、(d)、(e)、(f)、(g)、(h)圖彈簧秤的讀數分別為?
3. 由以上的數據將你的數據分析詳細吧!你得到了哪些
觀念?請詳述!
---------------------------------------------------------

□順雄老師:
做法:
(1) 在教學工作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擬定研究主題。
(2) 搜尋資料參考他人作法擬定實施計畫。
(3) 尋求行政、同儕及外界支援。
(4) 研究結果反思回饋,再重新調整策略以尋求最佳模式

遭遇的問題、困難:
(1) 同儕及行政配合意願。
(2) 研究技巧生澀。
(3) 研究結果的正確性不易評估。

解決方法:
(1) 在學校中尋求認同與支持。
(2) 遇到困難時多方尋求支援並調整策略。
(3) 要有百折不撓的決心。

□鵬雄老師:
目前雖然對於行動研究有些微的認識…但是總覺得實施方法太過於繁瑣…那麼多的隨身筆記紀錄…回憶…等等。難道時間用不完或是老師就應該以學生的問題困難解決為生命職志?…難道學生今天沒有解決的問題…會因為缺少我們的追蹤陪伴引導而迷失一輩子…,我想不是的…。但是行動研究的精神卻又是起於簡單的善意動機…,所以如何取捨和有效實施…機動靈活…廣泛運用於多位學生…簡單而快速的方法…
上面的問題如何解決?
……對學生多問、多看、多聽、…盡量把握可能的機會給予引導或是陪伴…

文宗老師的例子是對學生的概念理解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藉此教學,一方面隨時監控學生的迷思概念以及概念理解情形,隨時調整教學內容與策略,將研究融入了教學,以達到促進學生理解的教學目的,這是很好的教學策略。若能再針對學生的迷思概念設計題目偵測並設計實驗去改變學生概念,那效果會更好!

不用把老師進行教學研究看得那麼嚴重,它不拘任何形式(不要被前面那段介紹行動研究的,很有學問的文字蒙蔽,看括號內沒學問的註解就可以!),它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改變」,設法去改變現狀,讓更多的學生(不只是高成就的學生)有更高的學習興趣、更好的理解以及更有意義的學習!

後面這句話不就是教師的天職嗎?(天職?好沈重的擔子!)

歡迎提出教學遭遇的問題,大家一起來討論其解決方法!

沒有留言: